目录 2025年第3期(总第40期)

宋晓燕 邹璞韬 论我国金融审判中的公序良俗

2025年第3期  p1-p18

作者:宋晓燕,法学博士,上海财经大学bat365在线唯一官网登录教授;邹璞韬,上海财经大学bat365在线唯一官网登录2022级博士研究生。

摘要:民间借贷、股权投资、主体资质及虚拟货币四类纠纷集于“公序良俗”适用中凸显三大共性问题:公序良俗与其他效力规则混用、低位阶监管规定转介标准模糊、裁判结果引发新悖论。《民法典》将公序良俗定位为效力判断的末位规则,但司法实践受《九民纪要》影响存在路径依赖,须厘清“违法无效”与“背俗无效”的界限。对于低位阶监管规定的转介,法院须通过因素衡量(如交易安全、监管强度)及再转介法律原则强化说理正当性,避免公权力过度干预私域交易。裁判结果悖论方面,须警惕当事人滥用公序良俗逃避责任,并平衡否定行为效力对案外投资者权益及市场公信力的冲击。

关键词:金融审判;公序良俗;转介